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快讯 >> 
追逐光、成为光 南海校园掀起“追科技之星”热

时间:2023-08-25 07:17:07    来源 : 腾讯网

“奋进”号大载荷系留气艇展现“滞空性能”。

“AI在深度学习不断迭代过程中,是否会取代人类所创造的成果?”“有没有什么书可以更好地带领青少年走进科学大门?”……8月17日,2023“强国青年科学家”入校演讲活动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石门中学举行,获得“强国青年科学家”称号的北京大学工学院助理教授陈默涵走上讲台,与同学们现场分享“知识大餐”,讲述他深耕的“物理建模、计算机与人工智能的交叉新领域”等内容。


(资料图片)

问答环节中,学生们脑洞大开,一个个问题抛向陈默涵,他逐一认真解答,一阵阵欢笑声,伴着热烈掌声以及惊叹声,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中学生与强国青年科学家精彩互动,频现“高能”瞬间。

8月16日,在2023“强国青年科学家”寻访活动揭晓分享会上,主办方特意请来一群特殊的小客人,由少先队员们向青年科学家献鲜花、敬队礼。南海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勇说,“科学家的精神需要传承,我们邀请南海一中、桂城中学的同学前来参加分享会,就是想要为孩子们树立‘追星’的榜样与标杆,让青年科学家的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

“心中有梦,眼里有光。”38岁的陈默涵在这些孩子身上,看见了曾经的自己。中学时代,一本《科幻世界》杂志令他爱不释手,由此点燃他对科研的兴趣。当时陈默涵的物理成绩并不突出,但他没有放弃。因为热爱,一直执着向前。如今,他和几位科学家合作研发的成果获得2020年国际高性能计算领域的最高奖“戈登贝尔奖”,入选2020年两院院士评选的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陈默涵给同学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芬兰软件工程师李纳斯·托沃兹还是名大学生时,他动手写了一个电脑操作系统,取名Linux,并公开了源代码。陈默涵说,创新创造没有年龄限制,有灵感、有想法要大胆尝试。

石门中学高一学生梁妙琦对数学颇感兴趣,她聚精会神盯着陈默涵的演讲,生怕错过精彩内容。她感受到这位平实、朴实的“大咖”老师身上有束“光”,吸引着同学们。

“陈老师上课风趣幽默,举了很多鲜活案例,令我印象深刻。”梁妙琦开心地说,“这些青年科学家大咖走进校园、走到讲堂上,能和他们面对面交流,倾听他们的故事,太令人兴奋了!”

“人工智能、超级计算机、物理知识……陈老师讲课思路很清晰。”听着“超算大牛”老师面对面授课,喜欢超级计算机的高一男孩王建翔意犹未尽,他一脸向往地说,“如果有机会,特别想到陈默涵老师所在的北京大学校园里走一走,感受那里的学术氛围”。

陈默涵同样很享受和中学生们共上一堂沉浸式科学课,他为学生们的创新思维而点赞,“有的同学甚至已学习了大学的线性代数知识,令我有些惊讶”。

少年同风,扶摇万里。学生时代如何让梦想的花朵盛开?在陈默涵看来,找到兴趣和人生方向尤为重要,“多尝试,不畏失败,做生活的勇者”。他希望同学们能保持好奇心和想象力,以勤奋架桥,用汗水铺路,努力成长为最好的自己。

“如果冰川彻底消融,全球变暖海平面升高,人类会去地下生存还是在海洋上漂流?”“今年夏天的台风为何从南方转向北方?”……当天,在南海实验中学,2023“强国青年科学家”入校演讲活动同步在这里举行,学生们不断向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的黄丹青教授抛出大气方面的问题。黄丹青带领同学们探索大气背后的奥秘。图文并茂的展示、通俗有趣的讲述,学生们被深深吸引,眼神中闪着好奇求知的光。

全球变暖,极端事件频发,气候变化对全球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研究生阶段,黄丹青就对影响我国复杂多样的极端气候事件尤为关注,力求揭开复杂极端气候背后的奥秘。她深耕科研10余年,引入人工智能技术,研发极端气候事件复合性、极端性的检测识别方法,深挖幕后的物理机制,有效支撑了国际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六次评估报告,被国际权威地球物理学会推荐,为极端气候的科技攻关提供了理论指导。

“学生们充满想象力,涉猎的知识面很广,有的提问很专业。”黄丹青感慨地说。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她希望通过开展生动有趣的科普讲座,激发中学生对大气科学的兴趣,增强中学生保护地球家园的紧迫感、责任感。

“做科研很辛苦,但当你找到其中的奥秘,会发现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黄丹青说,科研是终身学习的过程,面对日新月异的变化,她也在不断学习,最近正探索运用AI技术解决气候难题。

“敢为人先、自强不息”,黄丹青将这八个字送给南海学子,寄语学生们不断攀登科研高峰,“希望南海出现越来越多的青年科学家,引领未来科技前沿的发展”。

中国青年报社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本次寻访活动,为广大青少年树立更多值得追捧的新时代青年‘科技明星’,引导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先藕洁 来源:中国青年报

标签:

热门推荐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