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多年来,安徽日报几代记者对一项工程进行了多次多角度的报道。
这项工程就是——淠史杭。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963年10月4日的《安徽日报》在1版大篇幅报道了淠史杭工程带来的效益,其中,张燕风等记者采写的《革命人民 千秋事业》通讯中写道:“淠史杭工程还未完成,正在继续施工。它虽已给皖西人民带来了莫大的好处,但真正的幸福还在前头。”
1963年10月4日的《安徽日报》1版
60年过去,预言成真。幸福,已在眼前。
作为后代的我们,告别了“大旱就灾荒”的年代,吃着这里产的粮食,喝着这里供的水,身处21世纪,仍享着这项工程的福泽。
正是因为这些,它被誉为“新中国水利史上的奇迹”。
“奇迹”是怎样诞生的?
“大胆”规划
1958年,皖西再遇特大旱灾,新建大型灌区迫在眉睫。
首先就是要设计渠道。建多高?怎么走?由于“水往低处流”的规律,只要在一定高度上建渠道,渠道里的水就会以自流的方式流淌下来,灌溉到地势更低的农田里。
摆在当时规划设计者面前,有两个选择:走低线、走高线。
1959年,民工在平岗切岭上施工
最简单的当然是“低线”。所谓“低线”,就是在江淮分水岭海拔更低的地段开挖渠道,优点当然是难度较小、省材料,但灌溉面积有限,位置高一点的农田就灌溉不到了,即使要灌溉只能靠水泵“抽”上去。
而“高线”,则在分水岭更高地段挖渠,好处是灌溉面积大,且不会占用良田,但工程量会很大,要更多土方,还会遇到小山岭的阻隔。
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指挥部在经过慎重考虑后做了个惊人决定:走高线!
走高线当然好,水能一直送到淮河沿岸和巢湖湖畔,但难度太大了,一旦这样设计,灌区范围一下扩大到1.3万平方公里,当时财力不足、任务艰巨,会不会“自不量力”?
“要有全局的观点,不能光考虑皖西,还要考虑合肥和皖东。”当时的安徽省委主要决策者提出这样的观点。
“对人民有利的事,再大的困难也得干,不能留给后人干,干就要一劳永逸地干!”安徽省淠史杭管理总局原局长高冀生在回忆录里写道。
除了“走高线”的设计,还有出乎意料的比降设计。所谓比降,就是渠道的坡度。人工河道传统比降是1/5000,也就是说每走5000米降低1米,比降大,河道窄,流速快,也会节省土方,但到了下游得提水灌溉,自流灌溉面积就小了。
指挥部再次作了个令人咋舌的决定:采取1/20000的比降。
淠河总干渠河道
也就是说,水每走2万米才下降1米,这意味着河道的坡度非常缓,这样大部分地区都能实现自流灌溉,实现“雨露均沾”,但干渠会4次穿过江淮分水岭,土石方量剧增。
以现在人的观点来看,当时的规划决策非常大胆,眼光却非常长远。
要完成这样的设计,施工难度很大。由于“走高线”,对于高度不够的地段就得“高填方”,就是人工加高河道,让渠道能够“等高对接”;遇到小山岭的阻隔,就得“深切岭”,劈开“拦路”的山岭,让河道从中穿越。
如今的平岗切岭
大胆超前的规划设计,科学专业的分析研判,加上干劲十足的人民群众,一座利在当代、造福后人的人工灌区横空出世。
“脑洞大开”
肩挑手扛地建设,不意味着蛮干、乱干。整个建设过程,处处体现了群众的聪明智慧。
测量,是头一道难题。安徽省水利厅和六安地区的测量队加起来也不到100人,人少任务重,怎么办?
为了克服这个矛盾,当时选派知识青年和农民测量员1500多人作为“外援”,以专业测量队为“师父”,边学边干。
淠史杭工程的测量员在进行测量
当时,不少指挥部的负责人都“捏了一把汗”,心想“这些半路出家的业余测量员行不行?”,生怕测量员弄错了数据,一旦弄错很多任务得推倒重干。
结果,令大家意外的是,这些“业余外援”划定的渠线非常合理,测量任务出色完成。
渠线的选择和确定,都由“领导、群众、技术人员三结合”商定,多次征求意见后才能实施。
施工中遇到的困难,更是不计其数,但群众却能发挥聪明才智,搞出不少高效的“小发明”。
比如,很多地方都遇到了似铁块、刨不动、挖不开的“黄礓土”,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遇到了阻挡工程“通关”的“BOSS”。
转业军人刘美三是个爱动脑筋的人,经反复试验,发明了“劈土法”——把要挖的一堆土的三面挖空,形成落差,然后把一排木头橛子钉在没挖的一面,用大锤使劲往下打,打到一定程度,几十立方米的土就会一股脑儿地崩塌下来。
人们正用劈土法应对黄礓土
“劈土法”“倒拉器”“洞室爆破”被称为淠史杭灌区施工的“三大法宝”。
此外,新发明的运土工具层出不穷。
这些“新鲜玩意儿”高效又管用,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当时群众的“超强脑洞”令我们这些掌握先进技术的后人都无比佩服。
“长藤结瓜”
淠史杭灌区的构造,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长藤结瓜”。
一条条渠道,就像一根长长的“藤”,它们分为七级:总干渠、干渠、分干渠、支渠、分支渠、斗渠、农渠。
整个灌区共有总干渠2条、干渠11条,分干渠21条,灌溉万亩以上的支渠328条,分支渠、斗渠和农渠1万多条。
就像密布的“水网”,从“主动脉”到“微循环”,一应俱全。
“瓜”是什么呢?上游大别山6大水库是主水源,当然是最大的“瓜”,中下游还有20多万座塘堰,1200多座中小型水库,6万多座渠系建筑物构成了一个个“中瓜”“小瓜”“微瓜”。
在这些“瓜”中,有一座“瓜”天下闻名,那就是古称“芍陂”的安丰塘,位于寿县,始建于春秋时期,是安徽省首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1962年,淠东干渠通水后,安丰塘结束了水源枯竭的历史,加入了淠史杭的“瓜队”。寿县老百姓也得到了大别山水源的润泽。
幽默的寿县人还专门编了句顺口溜:“长藤不结瓜,等于小孩没有妈;长藤结了瓜,一条水渠通到家,啥时要水啥时挖”。
提质升级
进入新的时代,灌区的功能和品质不断提质升级。
1992年,一个秋高气爽的下午,在淠史杭灌溉试验总站的防雨棚前,许多照相机、摄像机正对着一个外国人不停地拍着。这外国人,就是世界银行原官员雷丁·格尔,他来查看淠史杭续建、配套工程项目进展情况。
为什么外国人专程来看淠史杭?原来,1985年至1988年,淠史杭灌区引进世界银行贷款进行续建配套,贷款金额3650万美元,这在当时全国大型灌区中还是第一个。
考察中,雷丁·格尔竖起大拇指表示赞叹,他说:“世行资金投向淠史杭是值得的!”
随着时间的推进,工程也存在一些老化问题,科学的管护与升级从未停过。
1996年至2020年,淠史杭灌区开展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累计完成投资31.07亿元;2021年开始,淠史杭灌区迈入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新征程。
现代化的渠堤养护
比如,在防灾保安方面,基本解决了灌区骨干工程“肠梗阻”的问题,极大改善了工程安全运行条件;在节水增效方面,新增年节水能力3.62亿立方米,累计改善灌溉面积860万亩,粮食单产由485公斤/亩提高到550公斤/亩,粮食总产量由560万吨提高到700万吨。
灌区内,农民正在栽种早稻
科技,给淠史杭插上了“信息化翅膀”。当前省淠史杭管理总局正加快建设“数字灌区”系统。值得称道的是,将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开发出全真模拟的“数字模型”,届时坐在指挥中心、看着大屏幕、轻点鼠标,就能“运筹帷幄”、科学调度,灌区的实时场景和动态反馈都能尽收眼底。
“数字灌区”的功能
“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给新时代淠史杭的建设管理带来新使命。安徽省淠史杭管理总局局长王伟表示,将接续发扬新时代的淠史杭精神,通过多源配水、工程节水、数字调水、生态护水、科学管水,打造“节水、生态、智慧、共享、魅力”的现代化灌区。
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说过:“超越自然的奇迹,总是在对厄运的征服中出现的。”
淠史杭的奇迹,也是如此。
60多年过去,斯人不在,淠史杭精神却穿越时空。
作为后人的我们,将精心打磨先辈留下的“遗产”,传承淠史杭精神,续写光荣与梦想。
因为,“真正的幸福还在前头”。
标签: